RTM工艺成型国产T800碳纤维力学性能

  树脂传递模塑(resintransfermoulding,RTM)技术作为复合材料液态成型工艺中的典型代表,目前成为复合材料低成本化制造的主流技术之一。由于RTM工艺可整体成型,故可以生产外形结构复杂、尺寸精度高及外形尺寸稳定性良好的复合材料构件,这样减少了紧固件数量、提高了装配精度及降低了装配成本,在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
  鉴于国产T800级碳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及RTM工艺的低成本制造技术,本文主要研究以国产T800级碳纤维单向布为增强体,RTM液态成型环氧树脂为基体,采用RTM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,为国产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推广应用提供参考。

  将模具、注胶罐和管路系统放入鼓风干燥箱内进行预热,预热温度至60~90℃,将RTM树脂加入注胶罐(已预热至60~90℃)中抽真空(真空度不低于-0.08MPa)40~60min,以脱除树脂中的气泡。打开注胶阀门通过压缩空气进行RTM树脂注射,观察出胶口的出胶情况。若出胶口处溢出的树脂中有气泡,则保持流胶,待出胶无气泡后,关闭该出胶口,直至全部出胶口关闭。注射完成。撤去注胶系统,开始升温固化:固化时间180℃×3h。固化完成后关闭加热和鼓风,模具随炉冷却,脱模后取出平板试验件。

  0°、90°拉伸试验件加工及测试参照ASTMD3039一2000,0°压缩参照SACAMR1一1994,90°压缩试验件加工及测试参照ASTMD6641一2009,开孔拉伸试验件加工及测试参照ASTMD.5766一2011,开孔压缩试验件加工及测试参照ASTMD6484一2009进行。

  采用RTM工艺制备的4种厚度的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质量对于无损检测图像,在红色偏白、红色和橙色区域,纤维与树脂界面结合良好,没有孔隙和分层,在黄色、绿色或蓝色区域,表示板材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密集孔隙、孔洞或分层缺陷。从板材C扫结果可知厚度为1.25mm、1.16mm、0.98mm复合材料板件内部质量良好,厚度为0.94mm内部质量较差。

  内部质量无缺陷的板材0°拉伸强度实验结果显示,厚度1.25mm的试样的拉伸强度为1857MPa,厚度1.16mm的试样的拉伸强度为2336MPa,厚度0.98mm的试样的拉伸强度为2467MPa。这表明相同铺层状态下,试样厚度越小,0°拉伸强度越高。因为试样厚度越小,维体积含量越高,复合材料的0拉伸强度主要由纤维增强体控制,所以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上升,0°拉伸强度越高。

  试样厚度为1.25mm及0.98mm的拉伸破坏模式,断裂口较为整齐,厚度1.25mm的纤维体积含量为51.3%,此时纤维束内及束间的树脂所占空间较大,纤维体份较低,拉伸强度较低。0.98mm的拉伸破坏模式,断裂口较为参差不齐,纤维呈现为拔出状态,更有利于发挥增强纤维的拉伸性能,0.98mm厚度试样纤维体积含量为65.3%,拉伸强度较高。进一步将厚度为1.25mm及0.98mm样品进行微观分析,2组试样纤维增强体在复合材料的分布状态,当试样厚度较大时,纤维在复合材料中所占体份较低,分布相对稀疏:厚度较小的纤维体份更高;排布更致密。同样表明,当纤维体份偏高时利于发挥纤维强度。

  采用RTM工艺成型的国产T800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上限为68%,达到纤维体积分数上限后,内部会出现分层、密集孔隙或孔洞等缺陷。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上升,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0°拉伸强度、开孔拉伸强度也相应提高。将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测试结果正则化处理,可知厚度对0°压缩强度基本没有影响;90°拉伸强度主要由树脂基体控制,受厚度影响较小。

 

  阅读延伸:《碳纤维复合材料RTM工艺参数研究